变态迷失版本,变态迷失传奇

超变传奇sf 2022-05-13 208

景超

近日,随着《健听女孩》(CODA)斩获奥斯卡几项大奖,CODA群体以及聋人家庭的处境也进入到公众视野之中。CODA是Child of Deaf Adults的缩写,亦即“聋人家庭的健全孩子”。本文作者正是一位CODA,在这篇文章中,她以影评切入,介绍了CODA群体所面临的种种社会压力与身份危机,以及这个社会可以从哪些方面为这个群体做些什么。

第9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于3月27日在洛杉矶落幕。《健听女孩》最终荣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与最佳改编剧本奖项。这个影片讲述的是一个17岁女孩Ruby的故事,她是一个成长在聋人家庭的唯一听力健全的孩子,父母、哥哥均为聋人,一家四口以捕鱼为生。Ruby作为唯一的听人,自然作为家庭的传译员担起了与外界沟通的重任。虽然出身聋人家庭,但Ruby却有着极高的音乐天赋,当她高兴地和家人分享自己有望考上伯克利音乐学院追寻自己的音乐梦想时,换来的却是家人的不解。在经过一系列冲突的契机,面对家庭与梦想,Ruby给出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变态迷失版本

《健听女孩》海报

《健听女孩》不同于以往的听障或残障类题材的影片,没有更多地聚焦于残障人士是如何被欺凌、受到不公正待遇,没有充斥着过多的同情与怜悯,没有走煽情路线,而是以一个较为平淡的叙事手法,以聋人家庭中的健听女孩的视角来展现聋人家庭的坚强乐观与温暖。这部影片的情节看起来中规中矩,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部普通的励志、“鸡汤”影片,甚至有人评价说这就是当个人理想与家庭面临冲突时如何选择的一个“俗套”情节,只不过是将故事放在了听障家庭的背景下。但是,有些观众可能忽略了影片的名字:《健听女孩》。相比这个中文片名,我更喜欢它的英文片名《CODA》,CODA是“Child of Deaf Adults”的缩写,指的是聋人父母的健听孩子。CODA是一个特定人群的代名词,可以理解为《健听女孩》这部影片展现出来的是所有CODA生活的一个缩影。CODA群体的生活是艰难的,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却鲜为人所知。

一、CODA群体所面临的现实压力

在影片中,Ruby与父母、哥哥在日常生活中是在不出声音的情况下用手语交流,但每当Ruby与父母出现冲突,或是父母不理解自己时,Ruby的表达就切换成手语和口语同步,以此来表达不满,由此可见当Ruby与她的聋人父母发生冲突时,并不能够完全以聋人的方式表达情绪。CODA群体大多数都是双语使用者,即口语与手语,可能手语水平不一,但都受着聋、听两种文化的影响。他们大多都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身份认同危机,游走在听人与聋人世界之间,却似乎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在聋、听群体中均处于边缘地位。虽然CODA从小在聋人环境中长大,有着一些聋人群体的思维、行为方式、日常习惯,但是毕竟拥有听力,与听人世界相通,缺少一定聋人在生理或心理上的体验,亦缺少聋人父母的心理支持,这使他们处于聋人世界的边缘,并不能够完全融入。

变态迷失版本

《健听女孩》剧照

虽然听力是健全的,但是CODA的成长环境又会使他们在面对听人时胆怯、害羞甚至恐惧。他们在家庭中日常使用手语,甚至一些CODA的第一语言是手语,直到上学之后才开始学习口语,这些孩子的口语表达会暂时相对薄弱,他们更容易因为他人的嘲笑而感到自卑,使得他们难以融入听人的世界。影片中,Ruby在大家注视的目光下准备唱歌时,可能是想到了刚上学时曾经有人嘲笑自己发出聋人难听的声音,害怕到最后落荒而逃。她跑到自己的湖边自留地独自唱起了歌,歌声中充满了落寞、孤独、害怕与无奈。我在她的歌声中产生了共鸣,那种作为CODA无法自然地融入听人社会的心里压力与落寞无处诉说。CODA在初入学校的时候似乎通常都会经历一个艰难的适应期,就我个人而言,在刚上学的时候也经历过同学在自己面前模仿聋人的“难听的”发声,那个时候我在别人那里的名字永远都是“哑巴家的小孩”。亦或者是来自老师、其他长辈充满善意的莫名的怜悯,这些怜悯会积累成CODA的严重自卑。CODA会怕父母担心、自责而无法向父母诉说在外面受到的委屈,又很难找到能够理解自己处境的听人朋友,大多会选择自我消化。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CODA与健听亲友使用口语交流,而面对父母时切换成手语,有时这种角色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聋人父母感觉到自己被排除在家庭之外,会影响一定的亲友与亲子关系,这种影响也会使CODA难以对自己的身份准确定位。聋、听两个世界的边缘化会造成CODA群体的文化身份冲突,长时间积累自卑和压抑的情绪。

由于文化差异、思维行为习惯的差异,聋人被听人社会逐渐边缘化,那么CODA就经常作为聋人与听人之间矛盾协调、沟通的纽带,他们会被两个世界的不同文化同时拉扯,常会感到筋疲力尽。尤其是在面对家里的听人亲戚时,他们不理解聋人父母的行为习惯,聋人父母也无法理解听人亲戚的种种行为,CODA经常会为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调节,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到家里的重大决策无一不牵扯着CODA的精力。

CODA作为天生的传译员,似乎一生下来就有着翻译和为家庭发声的使命,这通常会给CODA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年纪比较小的CODA,一些超出孩子认知范围的词汇很难准确翻译出来,当难以完成翻译任务时,面对聋人父母会让CODA感到沮丧和巨大的压力。当翻译内容涉及成人话题时,也会让年纪较小的CODA感到尴尬与不适。从小帮助聋人父母进行翻译和外界交流的CODA在保护父母,甚至是与外界争吵时会倍感压力,他们通常会感觉自己是没有童年、青春期、叛逆期的,他们要承担比其他正常孩子更大的压力,心思会更细腻、更容易患得患失,甚至会对自己进行“道德绑架”。

在聋人家庭中,CODA通常扮演着一个照顾者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儿女,大多数时间也扮演着“父母”的角色,担起了家庭中的大大小小的责任,例如家庭日常决策、大件商品购买,作为长子长女帮助聋人父母照顾兄弟姐妹,亦或是当聋人父母面对听人的歧视、霸凌、或者面临交通危险时,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绷紧保护父母的那根弦。就像影片中父亲说“她不是宝宝,她从来没当过宝宝”,作为家庭的照顾者,CODA经常会感觉自己是成人,而不是孩子。即使在年幼的年纪,CODA自己甚至他们的聋人父母也会很自然地认为照顾父母、照顾家庭是CODA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在影片中,Ruby一直在帮助家里打理生意,与人商谈价格,当发现哥哥在独立处理渔获被人恶意压价时,主动上前争论;母亲害怕Ruby考上大学后离开他们……看到这些,有些观众评论道这些剧情有些失实,就像影片中哥哥说的“我们这家人在你出生之前都好好的”。那么,为什么离了Ruby就不行呢?她没出生之前,他们家就不打渔了吗?

其实这个剧情是聋人家庭再写实不过的日常生活了。确实在CODA出生之前聋人自己的日子过的也是好好的,但是他们更多的是被排挤到社会边缘,他们被迫地沉浸在自己的聋人世界,但是聋人也渴望能够融入到听人主导的主流社会中,他们也渴望在社会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有人能够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亦或是他们也渴望能够为社会做些什么。所以当CODA出生之后,聋人父母会对CODA产生近乎“变态的”过度依赖,他们依赖CODA作为自己联系听人世界、参与社会的桥梁。这种过度依赖同样也会影响到 CODA 的心理健康发展,会迫使CODA过早地成熟。

二、主流社会亟需改进的“残障观”

CODA如何认识自身文化身份的冲突决定着其面对生活、社会的状态。作为主流社会的参与者,CODA要了解并以积极的心态认同自己的双语双文化优势,正确认识聋、听两个世界,并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在中国的大多数聋人家庭中,无论是亲友、CODA,还是聋人父母都缺乏对自己聋人家庭的正确认识,他们几乎都认为聋人家庭是有缺陷的,是需要别人帮助的可怜的“弱者”。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CODA群体中大概有这样几种情况:

一些CODA从小就被长辈人为地将自己与聋人父母分开,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友教养。家中亲友、长辈认为聋人父母无法照料孩子,亦或担心聋人父母的手语影响孩子的语言习得,认为孩子和父母一样使用手语是丢人的事情。这类CODA通常手语能力很弱,受聋人文化影响较小,很难产生同理心,当面对需要帮助的聋人父母时,他们通常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解决父母所面对的困难。由他人代养对于CODA的成长既是助力也是阻力,一方面确实是有利于CODA融入听人世界,但是另一方面会使他们与聋人父母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难以认知自己的CODA身份以及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

变态迷失版本

《健听女孩》剧照

聋人成长环境特殊,又缺乏良好的教育资源,导致大多数聋人都很难拥有良好的育儿观。又因聋人父母缺乏对于CODA的同理心,难以体会到他们内心挣扎之所在,所以当一些CODA可能难以忍受童年时期因原生家庭而受到外界歧视时,聋人父母不能及时地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心理交流,从而导致CODA产生对原生家庭产生憎恨心理,过早的成为“问题”少年;

还有一些CODA从小在聋人父母身边长大,自然习得手语,深受聋人文化影响。他们面对聋人父母对自己的过度依赖,早早地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在家庭中扮演着“照顾者”的角色并在这过程中迷失自己,承担过重的心理压力。

家庭因素的影响对于CODA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聋人父母、祖父母以及家中其他亲友都应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正确的育儿观念,正确对待听障本身,从家庭层面就应该杜绝歧视,让聋人父母和CODA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互相了解,互相倾听。

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一些CODA在上学之后才会逐渐认识到自己的CODA身份,认识到自己的家庭与别人的区别,甚至一些从小只在聋人环境中长大的CODA在上学后才学会口语。因此,学校对于CODA来说是成长过程中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但是,CODA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首先,一些CODA比同龄的孩子更加的敏感、独立、甚至自卑,但是可能因为害怕别人的歧视会刻意隐瞒自己父母的状况,这会导致学校、老师不能够及时了解情况,以及发现CODA的心理变化并加以疏导。其次,一些了解CODA家庭情况的老师也很难理解CODA以及聋人家庭的真实状态,他们以听人的角度、以旁观者的角度,给予的更多是可怜、怜悯。从小到大外界给予的怜悯会强化CODA内心的自卑心理,强化“自己是需要别人可怜的弱者”这种心理暗示。最后,在中国几乎所有学校都无法提供聋人家庭支持服务,例如在家长会上为聋人父母提供手语翻译,这导致在我们国家聋人父母几乎缺席CODA的学校教育,从这一角度看,更容易使CODA感觉自己区别于并难以融入普通孩子的世界。

变态迷失版本

《健听女孩》剧照

学校层面对CODA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从学校、教师角度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听障、了解聋人文化、了解CODA群体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引导CODA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双语双文化优势。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笔谈、手语翻译、亦或是通过CODA自身,加强与聋人父母的沟通,提高聋人父母对于CODA教育的参与度。

CODA群体所面临困境归根结底在于整个社会对于残障的态度、对于残障群体的包容度,残障人士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像普通人一样被对待。目前主流社会对于“听障”的理解大多数还存在于医学概念,大多数人认为“听障”是残疾,而忽略了聋人是使用手语的“少数民族”,他们也有着属于自己的聋人文化。不合理的残障观导致聋人和聋人文化被歧视、被忽略、被误解,始终被过度边缘化。正所谓“残障的不是残障本身,而是这个社会”,整个社会树立正确的残障观有助于聋、听群体更好地融合,有助于聋人群体更自然地参与社会生活,缩小聋、听两个世界之间的沟壑,也更有助于CODA群体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优势,从根本上改善他们所面临的困难。

三、结语

家庭对于CODA来说到底是“甜蜜”的负担还是卸不下的“枷锁”,CODA该如何在原生家庭与自己的理想之间取得一个平衡,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面对身份认同危机?影片中的Ruby最后在家人的支持下实现了自己的求学梦想。最后的那首《Both Sides Now》就好像在阐述着Ruby自己的生活:有声与无声,逃避与相爱……从两个角度看家庭这朵看似阻挡了自己的“阴云”,实际都是爱与温暖,在这一瞬间Ruby似乎找到了自己。影片的最后是个治愈心灵的“合家欢”结局,父母与哥哥继续渔业生意,一同的工作人员也慢慢摸索出与听障人士沟通的方式,Ruby也在老师的帮助下如愿考上伯克利音乐学院继续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一家人未来可期。但是现实生活中的CODA们很难像Ruby一样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与原生家庭中找到一个很舒适的平衡状态。

作为一名CODA,观影之后感受颇多。希望这部影片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聋人家庭,了解CODA群体。影片中的Ruby是所有CODA的一个理想状态,而现实生活中CODA群体的身份认同、心理健康问题亟待关注。

责任编辑:伍勤